粤ICP备2024234748号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我们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0|回复: 0

EB病毒中医方-中国传染病秘方全书

[复制链接]

156

主题

50

回帖

1271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1271
发表于 前天 11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
StarCareHome
本平台医疗信息及相关内容(含个案及研究结论)仅供参考,不构成诊疗、医学建议或疗效保证,相关结论可能存在争议。补剂/药品仅限成分分析(不涉品牌),用户自担使用相关内容、产品及外部链接风险;干预或用药前请咨询执业医师。
本帖最后由 StarCare 于 2025-9-8 11:17 编辑



EB病毒(Epstein-Barr Virus,EBV)属于人类疱疹病毒4型,是一种双链DNA病毒,主要感染人类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。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病毒之一,超过90%的成年人曾感染过,且感染后病毒可终身潜伏于体内
。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(故称“亲吻病毒”),也可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



一个古老的疱疹类自限性病毒,但在谱系宝宝身上却成了一个普遍的致命问题...

转载自群友-月下分享书籍节选。

中国传染病秘方全书

第一章病毒性疾病        

第十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

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(infectious mononucleosis)是由EB病毒(Epstein- Barrvirus)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,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。血清流行病学调查、病毒学研究以及人体感染实验等,均已证明 EB病毒是本病的病原体。EB病毒属疱疹病毒属,是一种嗜淋巴的DNA病毒,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(B淋巴细胞表面有C3d受体与 EB病毒受体相同)。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,并不时出现一定规模的流行,有的地方发病率甚高。隐性感染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。病毒大量存在于其唾液腺及唾液体结合中,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。口一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,接吻是青年人感染本病的主要渠道。输血传播偶尔有之。本病病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,再次患病者极少见,但有的人在原发感染后可转入潜伏性感染或带病毒状态。本病感染对象多为35岁以下的青少年,隐性感染者常高出显性感染者2~4 倍。通常男女之比为3:2,20岁以上则女性多于男性。临床上以发热、咽喉痛、淋巴结肿大、肝脾肿大、血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,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其特征。许多医家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,现介绍如下。




1.赵氏系列方
(1)实热型:药用柴胡、黄芩、板蓝根、丹皮、赤芍各9g,白花蛇舌草30g,银花 12g,白茅根60g。
(2)阴虚型:药用生地、蒲公英各15g,玄参、黄芩、银花、连翘、青蒿、白薇、黄芪各9g,生甘草 3g。
(3)毒热紫癜型:药用生地15g,知母、黄芩、赤芍、银花、侧柏叶、黄芪各 9g,白花蛇舌草、白茅根各30g。
(4)湿热蕴积型:药用银花、竹叶、黄芩、夏枯草、泽泻、猪苓、茯苓各9g,车前草、车前子、甘露消毒丹各15g。
(5)血虚型:药用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白芍、当归、山楂、麦芽、生熟地、谷芽各9g,陈皮、炙甘草各3g。
钱氏用上方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3例,因个别婴儿服药困难或呕吐重者给予小剂量强的松;扁桃体炎较重或有肺炎者加用青霉素。结果:痊愈17例,好转6例。
2.活血化瘀系列方
(1)毒热内蕴、气滞血瘀者:解毒通瘀汤;黄芪12g,青黛、紫草、丹皮、黄芩各9g,莪术、当归各10g,桃仁6g。
(2)肝脾肿大、气滞血瘀者:得生汤;当归、芍药各9g,益母草、川芎各10g,木香 3g。
以上两方均每日1剂,疗程10~15天。卢氏用上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7例,结果:疗效满意。并且另设西药对照组,退热平均天数,肺部啰音消失平均天数及住院平均天数,均明显优于西药组,肝、脾、淋巴结肿大平均消退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。
3.张氏系列方
(1)气营两燔型用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:生石膏30g,板蓝根、银花、连翘、知母、黄芩、生地、麦冬、夏枯草、蒲公英各9g,大黄6g。
(2)阴虚邪恋型用青蒿鳖甲汤加味:青蒿、鳖甲、知母、生地、夏枯草、麦冬、石斛、赤芍、牛蒡子、元参各9g,乳香、没药各6g。        
(3)痰瘀互结型用消结化瘀汤:红花、赤芍、丹参、夏枯草、煅牡蛎、鳖甲、蒲公英、皂角刺各9g,乳香、没药各6g,三七3g。每日1剂水煎服,10日为1疗程,用2个疗程。张薇辨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6例,结果:治愈 28例,好转8例。随访21例,复发2例。
4.李氏系列方
(1)气血两燔型,偏气分用桑叶、菊花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石膏、牛蒡子、蒲公英、黄芩、丹皮、元参、黑荆芥、知母。
(2)偏血分用元参、水牛角、羚羊角、石膏、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蒲公英、青黛、栀子、贯众、金银花、连翘。
(3)阴虚邪恋型用青蒿鳖甲汤加味:青蒿、鳖甲、知母、生地、西洋参、石斛、麦冬、白薇、元参、三七。
(4)痰瘀互结型用煅牡蛎、桃仁、红花、赤芍、鳖甲、三七、丹参。剂量视年龄而定,每日1剂水煎分2~3次服;10日为1疗程。用2个疗程。李蔷华治疗本病患者36 例,结果:显效35例,无效1例,总有效率97.1%。
5.传单合剂
本方含板蓝根、连翘、丹皮、赤芍、浙贝各12g,柴胡、黄芩、夏枯草各9g,僵蚕7g,蒲公英15g,穿山甲、黄芪各6g,甘草4g。剂量根据年龄、体重酌减,随症加减,每日1剂水煎服。15日为1疗程。用2~3个疗程。张黎云等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8例,结果:治愈43例,好转5例。
6.韩氏系列方
(1)早期病在卫分气分,治以清气透卫、解毒泻热,方用余氏清心凉隔散化裁。
(2)中期气营两燔、毒热炽盛,治以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,方用凉营清气汤(丁甘仁医案·喉痧证治概要》)加减。
(3)晚期为恢复期,余热不清、肺胃阴伤,治以滋阴扶正,方用        沙参麦门冬汤或益胃汤加减。韩贵清等治疗58例患者,经过12 -49天的治疗,总有效率达96.3%。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5.4天,各种临床症状、体征及化验指标改善明显。
7.陈氏治疗方
疾病初起用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葛根、生石膏、板蓝根、淡竹叶、鲜芦根;邪气由卫分转入气营用青黛、紫草、寒水石、乳香、地骨皮、丹参、丹皮、生地。肝、脾、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、昆布、赤芍等;咽喉红肿明显加牛蒡子、射干;夹湿症者加薏苡仁、佩兰、藿香、滑石。陈丹等治疗小儿患者27例,结果:经过4~24天的治疗,均获痊愈或基本痊愈。
8.连骨散
用黄连、地骨皮、青蒿、栀子、丹皮、槟榔、枳实、稻芽、川朴。发热重、咽痛轻加金银花;发热轻咽痛重加连翘、牛蒡子、山豆根;斑疹隐露加荆芥;咽痛喉梗加射干;咽部脓痈不愈加马勃;声哑咽干加元参、蝉蜕、花粉;舌红苔少加生地;咳不爽喉中痰鸣加桔梗、浙贝;咳吐黄痰加鱼腥草、黄芩;痰粘黄、便秘加瓜蒌、鲜竹沥;纳呆腹胀、苔白厚加焦三仙、鸡内金;舌红苔白腻加佩兰、藿香、半夏、滑石、甘草;腹胀痛加木香、白芍。每日1剂水煎服。焦平等治疗13例患者,结果:治愈 12 例,显效1例。
9.热毒净
含黄芪12g,青黛、紫草、丹皮、黄芩各9g,莪术、当归各10g,桃仁6g。每日1剂水煎服,7~10天为1疗程。刘力戈等治疗46例本病患者,结果人院后2~12天日体温均降至正常,其他临床异常征象及实验室检查均随体温恢复而减轻或消失。
10.安氏系列方
风温闭肺型:发热而咳轻者用银翘散加减;热重而喘咳,气促鼻煽者用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,热毒炽盛型用银翘白虎汤合茵陈蒿汤加减。水热郁结型用五味消毒饮合四苓散加减。安效先等用本法治疗87例小儿患者,结果痊愈70例,好转12例,无效4例,自动离院1例,总有效率为95.34%。
11.双黄连注射液
本品含银花、黄芩、连翘等。每次每kg体重用60mg加10%葡萄糖液,配成0.6%~1.2%溶液。喻树珍等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4例;对照组25例,用病毒唑加10%葡萄糖液,静滴,每日1次;并对症支持治疗。用5~10日,结果:治疗、退热、淋巴结消肿及咽部症状消失时间本组均短于对照组(P<0.01~
0.05)。
12.实热阴虚方
功能清热解毒化瘀,益气养阴祛邪。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。
(1)柴胡、黄芩、板蓝根、丹皮、赤芍各9g,银花 12g,白花蛇舌草30g,白茅根 60g。用于实热。
(2)生地、蒲公英各15g,玄参、黄芩、白薇、银花、连翘、青蒿、黄芪各9g,生甘草 3g。以上均水煎,每日服1剂,分3~4次服。此为学龄儿童剂量。上海赵氏治疗23例重型住院患儿,痊愈17例,好转6例,服药后平均3.6天退热。
13.清解养阴方
功能清热解毒养阴。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。板蓝根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各15g,地骨皮、沙参、生地、元参各9g,生甘草3g。水煎,每日服1剂,分3~4次服用。发热为主者,加荆芥、知母各6g,白薇 9g;淋巴结肿大者,加夏枯草、瓦楞子各9g,生牡蛎(先煎)30g;兼肝脾肿大者,加鳖甲、郁金、竹茹、厚朴、枳实、代赭石、金石斛等;兼咽峡炎者,加牛蒡子、山豆根,生百合、锦灯笼;心悸失眠加枣仁(炒)、夜交藤、合欢皮、五味子;头痛加蔓荆子、菊花等,白细胞增高重用甘草;白细胞减低加太子参、黄芪、生山药;贫血加鸡血藤、黄芪、当归、阿胶;皮疹加苍耳子、白鲜皮、蝉蜕;鼻衄加藕节、白茅根;多汗加生石膏、知母、煅牡蛎;黄疸加茵陈、滑石、栀子、黄芩、川楝子。河北韩氏治疗371例,治愈率达95.6%。
14.银翘青黛散
功能清热解毒。主治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。
(1)银花、鲜芦根各12g,连翘、淡竹叶各9g,薄荷 6g,葛根、板蓝根各15g,生石膏(先煎)30g。
(2)青黛 2g,紫草12g,乳香、寒水石各1.5g,丹皮、丹参、生地、地骨皮各9g。以上水煎,每日服1剂,分3~4次服。肝脾淋巴结肿大明显加夏枯草、昆布、赤芍等活血软坚之品;咽喉红肿明显者加牛蒡子、射干清热利咽;夹湿者症见发热时间长,舌苔黄或白腻可加薏苡仁、佩兰、藿香、滑石清热祛湿。北京陈氏治疗27例住院患儿,均痊愈或基本痊愈,疗程最短4天,最长24天,平均13.5天;退热天数最短2天,最长14天,平均5.4天。
15.广西虚实方
功能清热解毒、滋阴潜阳。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。(1)黄芩、僵蚕、板蓝根各9g,柴胡12g,石膏(先煎)30g。水煎服。适用于实热证。
(2)青蒿、沙参、麦冬、银柴胡、地骨皮各9g,鳖甲12g,胡黄连3g。水煎服。适用于阴虚证。以上为学龄儿童剂量,其余年龄组酌情增减。高热无汗加薄荷;口干加葛根、花粉;呕吐加半夏、竹茹;咳嗽加桔梗、杏仁;胃纳不佳加淮山药、鸡内金;对高热渐退,出现夜热早凉者,重用银柴胡、鳖甲。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分型治疗54例,痊愈38例,无效3例。
16.化痰散结方
功能清热化痰、通络散结。主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。黄芩、银花、连翘各10g,板蓝根、蒲公英各15g,夏枯草、白僵蚕、玄参、浙贝母各9g,生牡蛎(先煎)30g,丹参、赤芍各12g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3次服用。此为学龄儿童剂量。往来寒热者加柴胡9g;肝旺者加白芍、忍冬藤各 9g,生甘草6g。北京陆氏治疗1例5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(腺肿型)患儿,发热2周,颈淋巴结大如蚕豆,两侧颌下淋巴结大如核桃,于本方加减内服,7剂热退、淋巴结逐渐缩小,继服2周而愈。
17.清热解毒汤
大青叶、板蓝根各 15g,金银花 9g,黄芩12g,甘草 6g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李玉林1973年在中秋节前后,山东临朐县某公社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,高峰之时每日有40余人患病,多为青壮年。给“清热解毒汤”服用,一般见效迅速,多在服 2~4剂后病愈。但由于流行快,治的虽快,来的也多。后改用预防投药,即按方中药量的比例,煮大锅汤,送至各户,预防服药的当天,患病者已降至9例,第二天仅为2例,第三天即无新的病例发生,迅速控制了此病流行。实践证明,“清热解毒汤”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和预防均有显著效果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我们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复杂儿童论坛-StarCareHome |网站地图| 粤ICP备2024234748号

GMT+8, 2025-9-10 08:15 , Processed in 0.092713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