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ICP备2024234748号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我们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7|回复: 0

万爸关于万星铭疗法答疑(语音)...

[复制链接]

175

主题

55

回帖

1462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1462
发表于 昨天 16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
StarCareHome
本平台医疗信息及相关内容(含个案及研究结论)仅供参考,不构成诊疗、医学建议或疗效保证,相关结论可能存在争议。补剂/药品仅限成分分析(不涉品牌),用户自担使用相关内容、产品及外部链接风险;干预或用药前请咨询执业医师。
语音转译,需要自己辨别看了。


2017年7月21日+万星铭疗法答疑


如果你真的看了疗法的话,那你应该知道,药店里面的几乎所有的益生菌都是不能用的。因为那些益生菌,要买就买咱们推荐的那几种,这几种既便宜又安全,这事我已经说过 1800 遍了,可还是有人不断推荐,不断推荐。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钱吗?还是脑子不清楚?这些益生菌根本不能用,要是你一定要用,也很简单,补充 15 元环胡皮素就行。其实你补上双歧杆菌后,平时吃的水果蔬菜里含有的量就足够了。还有人在用卢特康,现在我发现,只要是沾了 “提取物”“黄酮”“糖苷” 这些词的东西,就被吹成能抗氧化、抗炎,多好多好。关键是得搞清楚,抗氧化、抗炎该在什么时候用,这才是最关键的,而且它们的副作用是什么也得明确。很多所谓的抗氧化成分,比如各种皮素(芦丁、槲皮素这类),其实是通过促进肾上腺素分泌来抗炎的,这种方式抗炎很危险。光凭着 “抗炎”“抗氧化” 就乱用这些东西,简直就是瞎折腾。所以别再乱尝试各种皮素了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补上双歧杆菌,平时吃点苹果、蓝莓、葡萄或者有颜色的蔬菜,就能解决问题。
关于中药这件事,徐主任在呼吁,我也呼吁了好多遍,咱们用它到底是为了什么?用它的主要目的是抗炎这类功效,我们用的是它的药性,而不是中医的理论,明白吗?中医理论讲不清楚,咱们实际用某些特定中药,是用它里面含有的特定成分 —— 不是营养素,可能是抗炎、排重金属或者营养神经的成分,我们是这么用的,不是靠中医理论。而且中药或草药的过敏风险非常高,你有没有试过给孩子吃了之后会不会过敏?之前也说过,那些宣称能排重金属的中药,如果生长环境有污染,不仅排不了重金属,还会带来重金属。还有一些像果椒之类的东西,大家总在用,它对肠道的损害非常严重,不是说吃了果椒就能吸附重金属那么简单。果椒类似一种 “螯合剂”,而咱们孩子的肠道屏障本就有损伤,这种果椒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定植,损害肠黏膜。另外,中药里很多所谓调理脾胃的东西,昨天也说了,中医里的 “脾” 和咱们人体实际的脾脏根本不是一回事,中医里的 “脾” 更倾向于胰腺,但胰腺只是消化酶的产生器官,这些消化酶最终的来源,其实还是益生菌啊。所以,肠道菌群不好,才会出现这些问题。
还有某个平台,比如阿赫巴、KM、一点通这些,卖相关产品卖得如火如荼,我觉得这就是挣钱不要脸,为了挣钱什么产品都敢开发。这些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,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补充剂、这么多草药?我们的孩子是小白鼠吗?这太可笑了。我们总想着用各种抗氧化、消炎的东西,可实际上如果孩子肠道菌群好,自身的消炎能力就很强,根本不用靠那些东西。要是肠道菌群不好,解决办法也很简单:先把双歧杆菌或其他推荐的益生菌补进去,再补充含胡皮素多的食物,比如蓝莓,这样才能起作用、被吸收。正常孩子不容易产生炎症,咱们孩子之所以炎症多,主要还是肠道菌群的问题。把菌群补好后,用这种几乎不花钱的方法,就能解决全身炎症,何必折腾那些又贵、又有过敏风险、还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的东西?而且肠道菌群不好的话,吃再多补充剂也吸收不了,这不是很可笑吗?你吃了那么多补充剂,和没吃的人能有什么差距?
不过我也赞成用一些补充剂,比如正在做螯合治疗的时候,补充点微量元素是必须的;有的孩子叶酸缺乏,就补相应的叶酸;有维生素 B12 缺乏的问题,短期内也可以补。但叶酸和 B12 为什么会缺乏?因为肠道里的益生菌能产生这些物质,缺乏还是肠道菌群的问题,当然也可能和重金属有关。还有维生素 D,为什么必须结合双歧杆菌补充,其他方式就不行,这也是有原因的。另外像卵磷脂、Omega-3 脂肪酸、Omega-6 脂肪酸、辅酶 Q10 这些东西,吃了基本无害,补点也无所谓,但有些东西必须谨慎使用。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说这些不好听,但家长用的时候,得考虑清楚它的正向作用和副作用,什么时候该用,是不是把该处理的问题(比如肠道菌群、重金属)先解决了再用?有些补充剂其实是 “吸附性” 的,比如小球藻有两种形式,其中一种可能在肠道里滋生,还会吸附好不容易补起来的肠道菌群,影响菌群平衡。它排除重金属的方式只是吸附,剂量小还好,一旦剂量不当就有风险。按照正规疗法用可能有正向作用,但如果没搞明白原理,或者开方案的人自己都不清楚孩子的状况就乱用,绝对是有害无益的。
艾米(可能指相关领域研究者)本该是让人敬重的人,但咱们不能完全信他。如果艾米的方法完全正确,那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,实际上很多时候最后证明艾米是不对的。比如他说的那些所谓基因变异,尤其是比较严重的 CBS 变异、五甲基四氢叶酸相关变异,还有一些和甲基 B12 相关的变异,实际上被证明并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,就算有组合变异也不可怕。另外还有个艾米推荐的东西太夸张了,全是草药,他根本不懂这些草药会不会引起过敏。所谓的假基因、化基因病变,在普通人身上其实很常见,那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出问题?很大程度上不是基因的问题,而是和假基因化酶、本求基酶等相关的假计划功能出了问题,而这些功能出问题,很大程度上是重金属影响的。所以艾米的方法里,关于甲基供体的部分被证明是正确的,我们必须考虑,但也不至于像他说的那样会导致严重问题。
还有消化酶这件事,也特别让人头疼,家长动不动就问该用什么消化酶。这得分阶段、分情况来看,我觉得大部分人尽量不要用消化酶,滥用消化酶会出问题,尤其是蛋白质类的消化酶。而且消化酶是可以通过益生菌推动产生的,益生菌能促进消化酶分泌,额外补充一方面意义不大,另一方面如果肠道菌群不好,坏菌会利用消化酶分解出来的物质让孩子生病。所以消化酶只能作为临时措施,不能长期用。比如孩子对大分子蛋白过敏,出现突发状况(比如晚上烦躁不安、抽动、嗜睡、髓鞘受影响等),用消化酶做临时干预,防止情况恶化。咱们这个圈子里被证明有效的,是 S1 螯合和 S 螯合,有不少人靠这个成功脱离了困境,所以还是要感谢安迪(相关疗法研究者)。但关于螯合的副作用,他没整明白背后的原因和原理,我在疗法里已经写得很透彻了。比如 AC 螯合有明显的副作用,我要强调一点:做 SL 螯合时,必然会出现酵母菌升高的情况,这必须及时处理,否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。很多家长误以为这是肾上腺疲劳,就给孩子用肾上腺补充剂,反而会促进酵母菌或霉菌滋生,产生更不好的副作用,因为这类补充剂本身就是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的,其实很不安全。
这个世界上,最让我们纠结的就是医生了。我们孩子的这些问题,几乎没人懂,不管问谁,问杨艳莲也好,问那些不靠谱的 “专家” 也罢,都不懂 —— 有人懂一点,有人完全不懂,最懂的反而是我们这些一直在摸索的家长。咱们孩子出问题,不就是因为当初医生推荐补钙,说孩子缺钙,就疯狂补钙,每天喝 400-500 毫升牛奶,最后出了事吗?所以听医生的话也得有分寸。还有人说 “我去买益生菌了,店员说这个不对、那个不行”,你得有自己的判断,听店员的简直不靠谱,大专家都未必懂,何况是店员?面对这些事,你必须冷静理智,自己想明白再做决定。
再多说一句,抗氧化这个概念被用得太烂了,不能到处乱用。抗氧化确实有好处,但咱们体内的过氧化氢(双氧水)这种物质,作用非常微妙,它是自由基的一种,重金属也会产生自由基。实际上,人活着靠的是氧化作用,氧化给我们提供能量、提供各种营养素,要是把氧化完全抑制了,人怎么生存?而且对肠道菌群来说,糖类代谢本身就是一种氧化过程,蛋白质最终转化为能量和其他物质,也是氧化过程,你把这些过程都还原了,不出问题才怪。所以抗氧化这件事一定要谨慎,不能别人说什么东西能抗氧化就买、就用。这个概念被卖补充剂的、平台商家、甚至一些医生用烂了。炎症确实普遍存在,就像容器里物质的浓度一样,咱们孩子体内的炎症浓度比较高,正常孩子因为肠道菌群好,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P 吸收好,炎症就被压制住了。徐主任开的那些抗组胺药,目的就是抑制这些炎症,避免身体受损害,就这么简单直白。
炎症是要抗的,但得搞清楚炎症是怎么来的、由什么引起的。总的来说,就是坏东西穿过受损的肠道屏障进入血液,血液又通过毛细血管、组织液进入器官,或者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,被免疫系统包裹后激活补体,释放组胺、血清素等炎症因子,大概就是这样。解决炎症不能靠买各种抗炎、消炎、抗氧化的东西,这些东西都是一过性的,不可能有持续效果。要想有持续效果,就得修补肠道(补益生菌)、调节肠道菌群(减少坏菌产毒)、修补血管(用曲克芦丁或胡皮素清除血管里的炎症因子)、修补血脑屏障(同样用胡皮素或曲克芦丁)。这些都是医生常用的东西,外面随便能买到,根本不怎么花钱。如果有细菌或病毒进入大脑或器官,人体的防御机制本来就很充分,只是咱们的孩子可能因为维生素 D 缺乏,导致自然杀伤细胞分泌、干扰素分泌出现问题。只要把维生素 D 补起来,再补充能产干扰素的益生菌,提高抗体浓度,清除坏东西、病毒的能力自然就强了,没必要长期服用中草药抗炎。这种做法无异于 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,不仅有过敏风险,疗效还不确定,也不是长效的。
过敏这件事很常见,广义上来说普遍存在。常见的过敏主要有四种,咱们孩子多是第一种(IgE 过敏)和第三种(IgG 过敏)。尤其是第三种过敏,总被人说成 “食物不耐受”,以至于我跟别人说要查过敏时,人家会说 “去查食物不耐受吧”,其实这不是食物不耐受,就是一种过敏。这种第三种过敏对咱们孩子的影响最大,却不被学界承认;第一种过敏影响也很大,但家长一般在孩子 1-3 岁时看不出来。一去耳鼻喉科,有些医生就开抗生素,不行就用激素,最后就出问题了,中耳炎之类的毛病都来了。所以抗组胺药(比如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)一定要常备,别说 “我家孩子没过敏,不用备”,这是很傻的想法,这点非常关键。那些卖得很贵、号称精炼提取的抗炎抗过敏产品,往往没用,买了只会后悔。看看普通人的生活,他们怎么就能避免全身炎症?很简单,就是肠道菌群好,通过吃绿色蔬菜和水果,摄取足够的胡皮素和维生素 P,血管修补就很容易,血管和大脑里的炎症因子也能轻松清除,花不了多少钱。咱们也可以这么做:补充双歧杆菌后,吃个苹果、几个蓝莓,就能处理全身炎症;急性过敏发作时,吃点抗组胺药,几毛钱就能解决问题,根本不用布洛芬之类的消炎止痛药。
然后针对引发炎症的根源,处理起来也不难:修补肠道用酪酸梭菌,花不了多少钱,最早我推荐的时候,三盒酪酸梭菌才 100 块,吃一盒半一个疗程基本就能见效,后续按需简单补充就行;排除毒素靠双歧杆菌,每天花几毛钱;处理脱硫弧菌这种产毒坏菌,用乳酸球菌(里氏乳杆菌粉),几块钱一包,吃几天就能解决;最难处理的是酵母菌、梭菌这类问题(广义上也包括幽门螺杆菌),处理起来稍微麻烦点,但也花不了多少钱,布拉氏酵母菌贵点,拉面酵母菌(可能指某种廉价酵母菌制剂)便宜很多,罗伊氏乳杆菌贵一点,用不了几个疗程就能解决。
跟风这件事太讨厌了,家长总把各种检测报告拿来让我看,我觉得特别搞笑。这些检测报告其实有个规律:绝对能查出孩子牛奶、鸡蛋过敏,还能查出乳酸过量,要是查全身炎症,也肯定能查出来。这不废话吗?牛奶、鸡蛋、小麦过敏,乳酸或丙酮酸代谢异常,这些在咱们孩子身上都很常见。如果乳酸和丙酮酸代谢没问题,咱们孩子的体力会很好,因为它们是葡萄糖代谢的中间体,参与三羧酸循环,要是这部分代谢正常,孩子至少体力上会和正常孩子一样。
还有芦丁(之前误译 “巫洗草素”),一出来好家伙,每天都得问我 18 遍,还有卢特康、小球藻之类的,总有人推荐。你必须搞清楚这些东西的原理,没弄明白就看着别人家孩子用了有效,就照搬给自家孩子,大概率没用,甚至可能起反作用。原理上必须搞清楚孩子的具体状态,把握好情况再用。别看到别人家孩子吃了卢特康变好了、生龙活虎,就给自己孩子吃。要是你家孩子正好是某种物质偏低,或者有抽动、兴奋多动的情况,吃卢特康可能就是害了他。包括小球藻、沸石这些东西,必须在家长能控制的条件下使用,或者严格按照正规方法来,还得忍受几个月的调理不适,这才有可能有效。比如小球藻或沸石搭配 GSE(葡萄柚籽提取物),一边杀酵母菌,一边排出肠道重金属,大概需要 3-6 个月,这是可以接受的,但前提是你得有判断能力,自己学透原理 —— 包括疗法里为什么要这么做、怎么做、出现异常该怎么处理。你不可能指望现在找个医生开个方子,吃 20 天就没事了。咱们孩子的状态是随时变化的,今天吃错东西可能立刻出现问题,得马上判断该用西替利嗪、果糖、双歧杆菌,还是吃个苹果补点胡皮素,当天的情况就得当天处理。这几天拉稀了怎么办?便秘了怎么办?不可能一个方子管 20 天,必须懂原理,才能自己动手处理。
尤其是补充剂跟风,真的很讨厌。我再强调一点:大部分中草药补充剂,一定要冷静对待;大部分抗炎、抗氧化补充剂,要明白咱们靠食物里的胡皮素加双歧杆菌就能解决问题;各种神奇的检测方法,根本不靠谱;那些所谓的 “大神”,把各种资料摆出来让大家看、让大家用,其实都有漏洞,你自己要有判断力。昨天为什么去看某个相关分享?分享里把我和用我方法的人称为 “大神”,这太夸张了,让我很不舒服,而且还把我孩子的名字写错了,这也就忍了。但我觉得这件事很危险:如果确实理解了万星泌疗法,再去传播,是好事;但如果推广时考虑不周、理解不透,就很危险。比如卢特康不能随便用,我已经在疗法里写清了原因和注意事项,可还是有人乱推荐。之前大家分发了很多资料,比如各种笔记、其他人的理解,但我想说明的是,万星泌疗法里对很多东西是明确否定的,原因和理由都写得很清楚。比如昨天还有人说孩子的问题是遗传,某个 “大神” 还在研究这个,要是在我群里说这种话,说明你根本没看清疗法。疗法里解释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成因,以及怎么止住恶性循环,这和遗传没有关系。我希望大家传播这些内容,也希望大家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探索,但最好把内容来源说清楚。更重要的是,必须充分理解,因为这事关孩子的生命和前途,不能随便说 “试试这个”“用那个就行”,话说出来是有风险的,别人照做可能会出问题。
结束了。这是 2017 年 7 月 21 日。至于我为什么会这样,就不用问了。










2017年7月27日+万星铭疗法答疑


表情淡漠就代表损伤已经很严重了,按疗法来做就行。另外,色甘酸钠是干嘛的?它是抑制白三烯的,白三烯是一种炎症因子。果糖的作用是支持细胞,给细胞补充能量。
关于孩子原本腹泻的情况:禁食后会好转很多,但还是会出现吃完饭就拉的情况,比如一天一拉、两拉或三拉,这大多是所谓的糖类不耐受或乳糖不耐受这类情况。具体原因疗法里其实写了,只是可能容易被忽略。主要原因有两个:一是乳糖酶或其他糖类相关的酶缺乏;二是消化乳蛋白的酶缺乏。这些问题很可能和重金属中毒、重金属沉积关系很大,也可能是孩子本身有相关酶的基因变异,但相比益生菌不足的影响,基因变异的影响要小一些。总体来说,糖类不耐受主要可能是益生菌不足或重金属中毒导致的,解决办法就是补充益生菌 + 排重金属。你们这种情况和普通孩子常见的便秘情况不一样,处理方式也不同,还是要重点补充益生菌,大量补双歧杆菌这类的,然后再着手排重金属。不一定存在酵母菌问题,但也有可能有,得等把糖类不耐受处理好后,才能看出来有没有酵母菌问题。所以禁食等其他操作和大家一样,但一开始未必需要杀酵母菌。
大便酸性这件事,一般来说,要是找艾米(相关研究者),他会让你查摩氏摩根菌,这也会有影响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,孩子小时候可能大量喝酸奶,或补充了过多含乳酸的制品,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大便酸性,所以一定要严格禁止喝酸奶。补充益生菌时,要是补了大量产乳酸的益生菌,记得搭配酪酸梭菌来中和一下,效果会更好。
制霉菌素这个药,任何药店都能买到,大概 20 几块钱,但它存在一定的过敏风险。如果是单纯真菌或酵母菌过多的情况,我建议用妈咪爱来处理。一开始疗法里建议用布拉氏酵母菌处理广义酵母菌问题,所以制霉菌素的话,只建议在螯合期间短时间用,孩子愿意吃就吃几天,不愿意吃的话,不如用妈咪爱代替。妈咪爱是短时一过性的作用,制霉菌素的效果会持久一点,仔细看疗法就能明白这一点。它不像布拉氏酵母菌要求那么严格,但不管是用妈咪爱、布拉氏酵母菌还是制霉菌素,杀酵母菌期间最好还是遵循禁食主食的那套方案 —— 不光是主食,主要是禁食那几种糖类、淀粉类食物,具体疗法里有写,前两天也说过这件事。如果妈咪爱能用且有效,就优先用妈咪爱,因为广义酵母菌问题用布拉氏酵母菌也能处理,但布拉氏酵母菌操作起来不容易,价格也贵,等待见效的周期还长。要是用妈咪爱就能缓解孩子的问题,说明孩子主要是真菌类酵母菌引起的问题,这也是一个建议,我之后也会写进新版疗法里。目前还是建议用妈咪爱,ThreeLac(某益生菌产品)有点问题,现在不推荐;另外一个相关产品我再确认一下。
关于肠易激状态,你其实可以自己判断:如果孩子吃了某种东西后,三小时内出现不适症状,而调整后这种情况消失了,就说明肠易激状态解决了。
广义酵母菌问题对应的症状是腹胀、便秘和夜醒:夜醒基本好转、不怎么夜醒了,腹胀也消退了,便秘情况基本控制住,且没有严重的 IgE 过敏,这就是常见的恢复状态,也可以检测一下肠道情况(原文 “缺屁股” 为转译错误,结合上下文应为肠道不适)。比如 IgE 过敏引发肠道疼痛、腹胀时,孩子一般会按压肚子。解决办法还是看疗法:不管情况如何,一定要禁食 IgG 相关的食物;如果腹痛、肠道有损伤,就补充酪酸梭菌;如果腹胀,就处理酵母菌问题,同时避免长期便秘(前者可百度具体方法,后者多喝热水)。
再说说几个关键问题:第一,长期腹泻和菌群关系很大,通常酵母菌会导致便秘,但长期腹泻会引起肠黏膜损伤,酵母菌也容易定植在受损的肠黏膜上,所以长期腹泻也可能是酵母菌定植导致的。第二,腹胀不一定是酵母菌引起的,也可能是梭菌(产气梭菌)或脱硫弧菌(产硫化氢的菌)导致的,当然产氢气、甲烷的菌也有可能,但这两种菌产气效率没那么高,主要还是产氨气、硫化氢的有害菌(酵母菌、梭菌、脱硫弧菌这类)。第三,AT 检测和大便检测都不准确,受检测手段限制,不可能把所有有害菌都查出来,只能作为参考。判断是否有酵母菌问题,可通过腹胀情况或口气来判断:早上刚起床或晚上睡觉一小时后,让孩子哈气,若有氨气味或酒精味,说明有酵母菌问题;若有臭鸡蛋味(硫化氢味),说明有脱硫弧菌问题。另外,酵母菌一般会导致孩子睡眠时间缩短,严重时会引起夜醒(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夜醒,比如严重过敏时会入睡困难、频繁夜醒);梭菌过多的话,孩子通常刻板行为更严重或有攻击性(比如打人),不过酵母菌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,因为梭菌产气多,会加快消化速度。
最后怎么区分广义和狭义酵母菌问题?狭义的酵母菌一般指真菌类,用制霉菌素或妈咪爱就应该有效;从广义来讲,若这两种药有效,说明问题主要以真菌类酵母菌为主;若问题仍未解决,说明可能是梭菌或其他类型的酵母菌超标(布拉氏酵母菌也属于酵母菌,若不禁食主食,它也会产生氨气,导致口气重)。判断杀酵母菌是否见效的标准是:禁食一段时间后,口气一直没有异味,说明酵母菌被控制住了;若突然又出现异味,说明还没杀干净,这是禁食糖类、主食期间的正常机制。建议现在就加上酪酸梭菌,因为孩子有腹泻,腹泻会导致肠道损伤,需要酪酸梭菌帮助修补肠道。
关于什么时候开始螯合:要根据这几点判断:一是没有广义酵母菌问题(孩子口气无氨气味、不腹胀、大便正常);二是没有严重的 IgE 过敏(可通过检测或观察孩子兴奋状态判断,无严重兴奋异常即可);三是没有肠易激状态(判断标准:孩子吃某种东西后三小时内,没有出现过敏、兴奋、冲动、腹胀、眼神异常等情况)。若这几点都满足,可先吃两天里海酸奶,处理潜在的脱硫弧菌问题。酪酸梭菌按说明书服用,大概 14 天或 21 天为一个疗程,遵医嘱或说明书即可。需要注意的是,服用酪酸梭菌期间,若孩子出现便秘或便秘加重的情况,要减量或停药,同时多喝热水。










2017年7月28日+万星铭疗法答疑


嗯,脸说组胺高,这个情况确实不好判断。首先,组胺是过敏相关的物质,所有过敏反应中都会涉及它。它就相当于一个 “媒介”,不是像刀刃或杀人的子弹那样直接造成伤害,但会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。
如果是组胺相关的副作用,比如食用了含组胺过多的食物后出现不适,这种情况其实和肠道屏障、益生菌屏障、血管屏障以及血脑屏障都有关系。一般常见的表现有几种:一种是孩子突然出现视物不清、聚焦困难,这种情况比较多见;还有就是睡眠方面的问题,比如做梦多、胡思乱想、尿床等。IgG 高的时候,孩子如果突发过敏,也可能出现这些情况;而组胺摄入过多时,也容易出现胡思乱想、意识不清、胡言乱语的表现。
相对来说,正常孩子出现这些情况,通常会伴随腹痛或拉稀,但咱们这类孩子疼痛感不明显,腹痛时可能只是偶尔按压肚子,甚至没什么感觉。他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眼睛突然不舒服,或者尿床(这类孩子基本都会尿床,除非是本身就不尿床的情况)。如果孩子补充 B 族维生素、消化酶或者益生菌后,状态明显好转,说明可能是这些营养素缺乏,继续补充即可。


不过,关于是否要进行基础乳铁蛋白补充、排重金属,还需要进一步观察:一是如果孩子有明显口气,且多为氨气味或硫化氢味,基本就需要排重金属,不排肯定不行;二是咱们孩子常存在恶性循环,若检测到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含量低,通常会伴随酵母菌或脱硫弧菌超标,这种情况也应该排重金属,除非是近期杀菌治疗导致有益菌减少。
综合来看,咱们这类孩子大多存在重金属问题,很少有不需要排重金属的情况,但具体是否排、何时排,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态判断。我没办法时时刻刻及时回复大家的问题,其实大家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,在疗法里都有详细解释和具体做法。


首先,要先确认孩子是否存在过敏,以及是否有遗传代谢问题、免疫系统相关的受体抗体异常。排除这些问题后,其他问题基本都能在疗法中找到解决方案。比如 IgE 过敏问题,目前可用的唾液乳杆菌(像康美元这类)就有针对性作用;对抗病毒方面,也有不少对应的益生菌,主要是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。
过敏必然伴随肠道问题,修补肠道可以用酪酸梭菌,同时需要注意饮食,尤其是避免大分子蛋白类食物,具体方法疗法中也有说明。肠道菌群调理方面,疗法里也写得很清楚,重点是看菌群的作用,而不是种类(种类太多难以全面兼顾),比如各类益生菌的作用、不同产气菌的影响,以及菌群与重金属的关系等,先把肠道菌群调理好,孩子的大便状态、过敏情况基本改善后,再着手排重金属,排重金属的前提条件疗法中也有明确说明。


关于排重金属的具体方式,有 AC 螯合、菌株螯合,还有口服或经黏膜(口腔、鼻腔或身体)超声波导入金属硫蛋白等方式,每种方式各有优劣,具体操作方法疗法中也有详细说明。另外,口服螯合剂或口服金属硫蛋白时,可能会遇到酵母菌假死的问题,这在疗法第三部分也有说明,需要注意在螯合的同时是否要同步杀酵母菌。
杀酵母菌的具体方法,可用制霉菌素、妈咪爱或 GSE(葡萄柚籽提取物)。其中制霉菌素和 GSE 口感较苦,孩子可能难以接受,还可能存在过敏风险;妈咪爱相对更容易被孩子接受,效果也不错。其实大家践行这套疗法后会发现,每一步调整都能看到孩子的进步,比如补充维生素 D、15 元环胡皮素,杀酵母菌、处理脱硫弧菌,以及排重金属等过程中,都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变化。


再说说过敏问题,比如 IgE 过敏,使用唾液乳杆菌的同时,家里也要注意清洁卫生,具体清洁方法可以百度了解。另外,这类孩子免疫功能大多较弱,通常会出现总 IgE、特异性 IgG 升高的情况,如果理解不了相关原理,可以先不用深究,直接找医生开具一些免疫促进剂(比如匹多莫德),但一定要问清楚医生具体用法。
还是希望大家先优先排除孩子的遗传代谢问题和受体抗体异常问题,排除后剩下的过敏、肠道菌群、重金属等问题,基本都能在疗法中找到答案。除此之外的问题,因为我不是专业医生,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吝啬,积极主动带孩子去医院,遇到问题及时找大夫诊断,有不确定的地方也可以互相帮忙出主意,千万不要等、靠、拖。孩子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咱们家长,不能依赖别人,需要自己深入研究和落实相关方法。



2017年7月31日 万星铭疗法答疑


从你昨天的反应来看,酵母菌应该是被抑制住了。怎么判断这件事呢?一开始用布拉氏酵母菌的时候,完全禁食主食的话,口气应该是没有异味的,而且会一直保持无味,这就能抑制其他酵母菌的作用。过一段时间后,就算不加主食,口气突然有异味了,这就可以明确作为布拉氏酵母菌用量过多的依据 —— 如果孩子出现从无味到有味的变化,且你严格禁食了主食,就能判断是布拉氏用多了。另外结合症状也能判断:孩子大便好转、睡眠变好,就说明酵母菌数量下降了。不过要注意,布拉氏酵母菌如果用量太多,也会导致睡眠不好。确认酵母菌下降后,补充双歧杆菌就行,双歧杆菌有抑制酵母菌的作用。

我最早在去年 9-10 月份就已经在群里推荐过妈咪爱了,当时群里人还不多,试了之后效果很好。但有一次我们跟徐主任出去,回来落了两天没吃,孩子突然状态不对,特别兴奋,中午不睡、晚上也不正常,我们就排查原因。当时用妈咪爱,是因为看到它含有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分解蛋白质,粪肠球菌能消除肠气、缓解腹胀(就是屎肠球菌)。用上后确实有效果,但那两天怎么都找不着问题所在,停了妈咪爱后反而有改善,所以推测是它的原因。从原理来看,枯草芽孢杆菌分解蛋白质后,若肠道坏菌较多,分解产生的蛋白质或氨基酸会被坏菌利用,可能引发问题。当时我还没有酵母菌的概念,直到 10 月底碰到王教授才了解,后来肠杆菌、脱硫弧菌这些概念也是之后才知道的。而且当时的禁食也有问题,那两天吃了大蒜和玉米汁,也可能是这两种食物的影响。现在回头看,当时排查后觉得妈咪爱有风险,因为它会分解蛋白质。

最近之所以又开始推荐妈咪爱,是因为孩子排重金属时出现了酵母菌增多的情况。我查了很多资料,反复确认了三四次,从理论上推导,这就是所谓的酵母菌假死问题。这件事大家一定不要迟疑:排重金属的时候,必须注意清除酵母菌。为了这事,我一直在考虑用什么来杀酵母菌 —— 传统用的布拉氏酵母菌、制霉菌素、GSE(葡萄柚籽提取物)、牛脂油这类东西,其实都有局限。布拉氏酵母菌受原理限制,排重金属时不能用它杀酵母菌,用的话就得停一周,根本不靠谱;制霉菌素和 GSE 呢,前者孩子不愿意吃,只要孩子愿意吃,效果其实很好,但有一定过敏风险,很多人反映过过敏问题,我们家孩子没出现;GSE 也很苦,我们家孩子根本不吃,而且它是广谱杀菌,我就没敢试。

这就把我逼得没办法了,孩子一排重金属就表现好,但一好酵母菌就冒出来,吃制霉菌素最多吃三顿,第四顿死活不吃,停几天又反复,至少折腾了三四回。实在没办法,我就从真菌的结构入手想办法,研究了真菌细胞壁的组成 —— 主要是葡聚糖、几丁质这些物质,然后找能分解这些物质的酶或益生菌,最后找到了葡聚糖酶(之前还推荐过含这种酶的牙膏),还有枯草芽孢杆菌,这种菌能分泌几丁质酶或葡聚糖酶。再加上人体胃酸的酸性环境,在足够酸的条件下,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这些酶,就能在小肠内把酵母菌消化掉。一试就成功了。

妈咪爱其实含两种菌:枯草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,这两种菌都能解决一部分问题,但主要作用还是枯草芽孢杆菌发挥的。用它的时候,必须按照疗法第三部分说的,补够双歧杆菌。为什么要补双歧?因为需要让肠道酸化,尤其是小肠部分一定要酸化,酸性环境结合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酶,才能处理掉酵母菌。之前有人说过斯瑞莱克这个产品,我当时不明白它会不会产生酵母菌,而且它里面也含酵母菌,还考虑过它的辅料可能有过敏问题,大家的使用反馈也不明确。当时我、王军教授还有其他人,认知里杀酵母菌的主要就是布拉氏酵母菌。

我最近在准备修改疗法,之所以一开始不推荐枯草芽孢杆菌(妈咪爱),是因为疗法初期说的酵母菌是广义的,不光指真菌类酵母菌。而枯草芽孢杆菌本身含有分解蛋白质的酶,除了真菌这种狭义酵母菌,像梭菌这类其他坏菌,会利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产生氨类有害物质,分解太多反而有害。所以一开始我们用布拉氏酵母菌处理,若孩子是梭菌这类非真菌类酵母菌过多,用枯草芽孢杆菌可能起反作用。但排重金属时出现的假死酵母菌,其实是真菌类酵母菌,这时用妈咪爱就靠谱了。

现在新版疗法我在考虑调整:布拉氏酵母菌在接触主食、糖类时副作用很大,不如先试妈咪爱。如果孩子用后腹胀、冲动、夜醒这些问题都解决了,说明影响最大的是真菌类酵母菌,第一阶段就可以用妈咪爱,不用上布拉氏,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。不过要注意,枯草芽孢杆菌产大量消化酶,且是非定植菌,作用是一过性的;若存在广义酵母菌问题(比如梭菌或其他产气菌过多),用它可能起反作用,试一次就能看出来。屎肠球菌则是 “两面派”,属于条件致病菌,既会产生有害物质,也会产生有益物质,有两面性。

这和斯瑞莱克的问题一样,为什么前两天我告诉大家斯瑞莱克不能用了?因为它含的屎肠球菌产生的神经递质(组胺和神经递质)量很高,大概是普通肠球菌的 9-10 倍。安全起见,还是别用斯瑞莱克了(虽然问题可能没那么严重)。妈咪爱里的屎肠球菌也会产生组胺和神经递质,理论上量非常少,但还是有隐患。不过一方面,人体大肠(或小肠后段)中屎肠球菌的比例本身就相当高,大便中也能检测到,所以妈咪爱或斯瑞莱克补充的量可能不足为惧;另一方面,若孩子不便秘,且妈咪爱正好能解决便秘问题,这种潜在损害会降到很低。所以我在疗法里也提到,孩子如果有便秘情况,必须迅速处理:超过两天没排便就用开塞露,也可以加儿歌乳糖酶和罗伊氏乳杆菌,增强肠道蠕动,争取一天一次大便,这样损害就会很小。就算屎肠球菌或肠球菌过量有风险,也有解决办法 —— 肠道调理好后,实在不行可以做粪菌移植,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
排重金属绕不开肠道问题,除非不排,或排了也没用。只要要排肠道里的重金属,酵母菌问题就必然会出现。目前真正有效的排重金属方式,主要是注射螯合、ACL 螯合和口服金属硫蛋白(可能还有第三种)。注射螯合若不处理肠道问题,最终还是没用;ACL 螯合和口服金属硫蛋白这两种,肯定会引发酵母菌反弹。传统螯合方法一般建议用 GSE 或制霉菌素杀酵母菌,这两种可能更适合大点的孩子或感官不敏感的孩子。像我们家孩子这样味觉敏感、不听话、吃不了苦味的,目前来看只有妈咪爱能用。

现在所有排重金属的方法都有酵母菌反弹的问题:注射螯合除非能持续进行,否则基本没用,它时效较长、排重金属量较大,反弹影响可能稍小一点;ACL 螯合需要持续维持螯合剂量,3-4 小时一次,一轮要做很久,还是会有反弹;小球藻和沸石吸附法,本质是肠道吸附,对部分重金属有用,但疗程长,本身不该引起反弹,但它们不解决肠道菌群问题,还可能干扰菌群,配合 GSE 或制霉菌素持续杀酵母会好一些,建议搭配里海酸奶粉,减少反弹风险。不过吸附法不是最终解决方案,吸附后还是要用金属硫蛋白或其他螯合方式,这就又会出现反弹 —— 不懂金属硫蛋白的原理,反弹还是避免不了。说实话,现在卖金属硫蛋白(MT)的人,甚至有些群里的大咖,其实不懂原理,盲目使用却能成功,这种情况是存在的,但风险很高。

金属硫蛋白是一种稳定性极强的物质,你问卖 MT 的人会不会引发反弹,他们肯定说 “不可能”,但实际上是可能的 —— 只要被肠道菌群破坏,就会反弹。具体怎么破坏的?之前在群里和疗法里都讲过:一是酵母菌会分解它的蛋白质,经酵解、脱羧基后被破坏;二是脱硫弧菌会脱掉它的巯基,虽然巯基稳定性强,但还是会被破坏一部分;三是病毒,这一点说过很多遍,很多人在多个群里提到孩子起疹子的问题,原理其实很简单。金属硫蛋白是从远古进化来的稳定物质,人类需要它才能存活,没有它很多机能会受损,细菌、酵母菌、病毒也需要它来繁殖。病毒会挟持人体的金属硫蛋白来繁殖自身,这种情况怎么理解?一般病毒达到一定量时,会引发疹子,类似婴儿急疹 —— 孩子突然出很多疹子,医生说不出原因,过两天自己就好。咱们的孩子也会这样,因为免疫力低下,和新生儿差不多。解决办法很简单:病毒量增多后,免疫系统识别到它,会产生对应抗体,通过吞噬、溶解将其清除。所以出疹子某种意义上是好事,但也有坏处:吞噬、溶解病毒的过程中,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。比如有些孩子脑部检测出病毒、病菌,引发炎症,就是因为这些病原体在脑部或其他部位大量滋生,产生炎症造成的伤害。虽然最终会被压制,但咱们的孩子免疫力低,可能会反复出疹子、反复压制。

所以正确的做法是:修补血脑屏障,增强人体自身分泌干扰素、产生抗体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的能力,这样就能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。之前说过一个事实:疱疹病毒在人群中的携带率能达到 50% 左右,但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发病?发病的主要是小孩和老人,也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而免疫力低下的人,本质上是肠道菌群不好的人。所以还是要先按照疗法处理好肠道等基础问题,再用金属硫蛋白,这样更稳妥。目前来看,金属硫蛋白若使用得当,是最快速、最安全的排重金属方法,酵母菌反弹的影响也最小,但必须正确处理 —— 如果酵母菌本身就高,再用金属硫蛋白,后果可想而知。而且它的效率很高,所以还是建议用。

如果觉得酵母菌假死问题不好处理,其实很简单:吃金属硫蛋白的时候,搭配妈咪爱就行。要是这样解决不了,就用半年左右的小球藻或沸石,同时搭配布拉氏酵母菌(或其他相关制剂),这种方式也会有轻微反弹,但因为剂量小,会好一些。不过沸石不能吸附所有重金属,吸附过程中还需要补充微量元素;小球藻存在一定争议,可能有副作用(沸石也有副作用,但小球藻的副作用目前不能完全确定)。综合来看,最终还是要回到金属硫蛋白,所以推荐直接用金属硫蛋白加妈咪爱处理。处理之前,一定要把前提条件做好,否则任何排重金属的方法都有问题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还会有大副作用,不管是哪种方法都一样。所以必须按照疗法,先把前期问题处理好,再开始排重金属。

关于妈咪爱的用法,大家要搞清楚:它只能处理狭义的真菌类酵母菌,对广义酵母菌没用,甚至可能出问题。所以推荐先试妈咪爱,不行再用布拉氏酵母菌;当然直接用布拉氏会更安全稳妥。用金属硫蛋白的时候,一定要先处理好几个前提条件(其实是四个),比如过敏问题必须先解决,不然身体有炎症,后续操作风险很大。这一点不光针对金属硫蛋白,所有排重金属的方式都必须先处理好前提问题。

金属硫蛋白分子量小,穿过肠道进入血液是肯定的,会直接被人体吸收,通过血液到达各个器官,否则就没有排重金属的意义了。如果和沸石一起用,其实意义不大 —— 虽然可以一起用,但处理重金属时若引发酵母菌问题,沸石解决不了,相当于白用,还会吸附肠道内的各种菌群,包括金属硫蛋白,造成干扰。

味觉不敏感这件事挺有意思的,我们家孩子 IgE 过敏严重的时候,味觉肯定不敏感,过敏缓解后,味觉就会敏感很多。最近排重金属期间(不能说完全排完,就是近期在排),发现孩子味觉敏感了很多。所以影响味觉不敏感的因素有很多,IgG 过敏是一个,重金属也是一个,而且我觉得重金属的影响更严重。从我们家孩子身上能明显看出来,包括对声音高低的感知、力量、反应速度,都和重金属有关。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(断断续续加起来可能不到一个月),变化很明显。好了,不聊了,结束了。




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我们

×
StarCareHome
本平台医疗信息及相关内容(含个案及研究结论)仅供参考,不构成诊疗、医学建议或疗效保证,相关结论可能存在争议。补剂/药品仅限成分分析(不涉品牌),用户自担使用相关内容、产品及外部链接风险;干预或用药前请咨询执业医师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我们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复杂儿童论坛-StarCareHome |网站地图| 粤ICP备2024234748号

GMT+8, 2025-11-18 03:08 , Processed in 0.086802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